【Open Talk】搭搭乐乐岳亚明:机器人教育将呈体

2016-04-21 17:48

来源:多知网   作者:梵松

多知网4月21日消息,在多知网举办的第六期Open Talk——“素质教育的黄金时代”活动中,搭搭乐乐机器人创始人岳亚明分享了国内机器人教育行业发展脉络、目前的困境,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目前,国内机器人教育行业处于普及和升级阶段。搭搭乐乐通过开发机器人高端业务进行差异化竞争,一年收费最高可达到3.5万元。

  岳亚明认为,未来机器人课程的价值可能会降低,企业之间的竞争是整个体系的竞争,包括师资、课程、竞赛、国际交流、产品等。

  中国校外机器人教育15年的发展脉络

  2001年-2003年,是校外机器人教育的启动阶段,主要标志是北上广深的学校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始有了机器人教育活动。

  2003年-2005年,是校外机器人教育市场的萌芽阶段。校外市场的萌芽主要源于韩国。当时,乐高在韩国的代理商要去卖更多的器材,乐高就给了代理商一些类似于产品说明书的东西,开始做校外的尝试。国内机器人校外培训,第一培训点在上海。

  2005年到2008年,是商业化的尝试阶段。

  2008年到2010年,第一批商人开始进入机器人教育行业。现在一些比较有影响的品牌,基本上都是2008年到2010年进入这个行业,同时完成了第一步的探索。整个行业做得好的基本上都是商人,老师基本上处于开一、两家店的状态。

  2010-2015年,这五年多时间,按照百度的数据,全国有将近8000家校外培训的机构。这是中国15年来机器人校外教育的基本脉络。

  行业发展目前遇到的困境:扩张、管理、人力资源等等

  随着机器人教育行业越来越被家长和资本关注,规模在50家店以上的机构都会面临管理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成本。机器人教育行业现在从大量销售到深入分销再到社区营销的阶段。在互联网环境下,一个机器人培训点的纯利润能够做到20%已经非常不错,两年或三年快速开几十家店是在保证现金流,维持正常运转。如果出现一两家店退费可能会有麻烦,扩张和成本控制是一个非常隐性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师资储备。随着规模的扩张,一名优秀机器人老师没有一、两年的沉淀很难把课上好。一年开出十几家店,我认为他的教学质量是有待探讨的。能够实现快速扩张的,基本上销售能力特别强。经过这么长的时间,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有能力判断什么样的机器人教师是比较好的。

  第三个问题,人力资源。机器人教育行业的从业人员是在25岁左右,但不具备高利润的特性。而随着快速的扩张,一些好的店长他看到这个技术很简单就容易跳槽。一些大的店都面临着人员流失的问题。这个行业是用员工的忠诚度一直走下去还是用股份制或者其他的激励方式,我个人好像没有看到谁能够把这个问题解决得很好。

  第四个问题,高端业务的开发。按照现在数据来看,全国8000多家店覆盖的学员年龄基本在4岁到11岁左右,基本上没有1213岁以上的机器人教育内容。如何开发初中阶段的业务,谁能够做得起来,可能这是一个差异化竞争的机会。

  最后一个问题,以后单店和复合店有可能是并存的状态,机器人培训会成为校外非应试类项目中的一个项目而已,靠一个单店很难真正支撑起来。

  对于未来的导向,第一, 我认为“校外4点半”有可能是一个机会,它能够有多大的盈利,需要团队、人员还有器材成本的控制。这种大面积的采购对于学校而言,会压低成本,可能更多是一个宣传。

  第二,机器人向STEM教育延伸。现在的STEM教育,机器人内容占到60%-70%。STEM教育里面工程和技术,机器人是重要的载体,未来可能会有融合。

  未来发展趋势:行业处于普及和升级交替阶段,未来竞争是体系化竞争,高端业务差异化竞争

  机器人教育包括校内和校外,校内机器人发展15年,我个人认为没有特别大的突破,更多是在学校里面开设兴趣小组,参加一些竞赛。跟4点半课堂是否有结合点,不太清楚,北京可能有一些很好的尝试。

  校外培训,有人说中国机器人教育落后多少年,我认为这是纯粹瞎扯。机器人校外培训只有亚洲有,在欧洲和美国很少,欧美已经度过了这个教育阶段,而且地广人稀。在亚洲,中国、日本、台湾、新加坡、韩国是一些主力的市场,像马来西亚、印尼这些国家都没有大规模重点开展。校外机器人培训真正是中国特有的特点,形成了这样一个很特别的优势。

  对于机器人行业的未来,我个人认为未来机器人品牌背后一定是体系的竞争,不是单项竞争。所谓体系包括课程、师资、师训、竞赛、国际交流、产品。任何一个真正想在这个行业里面发展的玩家,要有一个完整的链条。如果说课程是核心竞争力,我相信课程以后会越来越不值钱。品牌比赛一定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一个孩子在一学期或者一年,他最多参加两三次比赛,现在全国大大小小有30个以上的比赛,包括国外的比赛。

  中国领先世界,落后美国20这两句话什么意思?

  中国领先世界:世界两个最顶级的青少年机器人赛事,一个是RoboCup Junior,另一个是FIRST机器人挑战赛(FRC)。RoboCup Junior每年全球有120支左右队伍参赛,中国一定拿三四次冠军。中国冠军基本上用类似于体育的奥运赛事一样训练孩子。我认为中国做得比较好的是,我们东西是孩子自己做出来的,而国外是孩子自己玩出来的。所以,在中国做的好,基本上就代表在亚洲做的好,在亚洲做的好基本代表在世界做的好。

  落后美国20年:这两个顶级的世界赛事,RoboCup Junior强调技术为主,而FRC强调综合能力和商业。FRC每年总决赛在4月26号到4月30号进行,6万人的室内橄榄球馆坐2.5万人,就像NBA赛场一样,完全是一种美国商业伦理下的产物。它传递着它的文化,教育理念和规则。FRC项目进入中国四年了,到目前为止整个机器人教育行业里面知道FRC的可能不到3%。所以说,中国在竞赛这个方面或者在整个集群教育方面落后美国至少20年以上

  我个人判断,这个行业处在普及和升级的交替阶段。所谓普及,现在每一个省份的每一个地级市甚至一些县城,已经有了校外培训机构;升级是随着第二代金属类机器人的引入,初中生、高中生参与进来。美国的FRC比赛今年是2500万美元的奖学金,整个比赛在5000万美金以上,这会促使整个行业的升级。

  现在市面上所谓的机器人培训,基本上99%可以定义为积木类培训,包括乐高延伸过来,包括韩国的器材,它只适合4岁到10岁左右。

  随着机器人教育,包括STEM教育,越来越多地被整个社会所认识和了解,金属类机器人更接近于真实环境,真实的任务,以及它解决问题难度的更大。所以它会形成一些高端的消费。高端业务一定会成为这个行业里面机构差异化的必然选择。

  互联网+品牌化的尝试。机器人教育行业有一些伙伴开始做这种尝试,但是到底能够做成什么样子,可能要花时间去看。我觉得互联网+品牌化的尝试要求对行业有一些理解,了解更加深入以后,推出来的产品和服务才有可能是更符合这个行业的要求。

  最后,机器人教育行业以后可能会越来越趋同于一些非应试类项目发展的规律。机器人教育和美术、音乐、跆拳道相比,是一个后来者。随着发展,其他素质教育遵循的一些规律很有可能它也适合。

  问:机器人竞赛、考试被国内的学校认可还需要多长时间?

  岳亚明:我个人并不认为机器人的考试一定会成为一种必然选择,这还是应试教育的思路。如果按照教育的角度讲,机器人竞赛本身是评价,最终看的是这个孩子能不能通过这个竞赛能够更好地去解决问题,更好的知识融合,更好的团队合作,这才是竞赛给他带来的目标。

  国际竞赛的评价不完全看学生是否拿了冠军,学生在任何一个项目里面都有可能获得一个好的成果,而这正是素质教育注重过程,不注重结果的一个表现。

  如果说机器人竞赛的目标是获奖,那么学生参加的一定是品牌竞赛。品牌竞赛的公正性,客观性,不是现在国内企业组织的竞赛能够比拟的。

  问:家长如何分辨机器人项目的好坏?从哪些角度进行分析和判断?

  岳亚明:从家长来讲有几个层面,第一要看机构的成立时间,比如成立了一年或者两年,这是第一个阶段。另一个,要看老师教课时间,机器人老师没有一年到两年的积淀,他其实做不好这个工作,尤其是幼儿阶段。

  第三个是老师的教学方式。老师在那边越久,对项目了解的越深。孩子活动是占据了20%的时间还是80%的时间。

  搭搭乐乐老师培训的时候有一个基本训练,如果这个孩子问你:老师这个东西我不会,你的标准回答是什么?我们的标准回答是:你太棒了,终于把老师问倒了,我们一起想办法把这个问题解决掉。传统教育老师如果被孩子问倒,他会觉得很没面子,通过这样的细节可以反映出来这个机构他的到底对教育的了解是怎么样。

   还有一点给家长的建议,如果说这个机构说我带领孩子三个月拿一个什么奖,这个机构90%是在骗人。

  机器人活动的本质是什么?有的培训中心认为,机器人培训的核心是培养孩子编程,家长觉得编程很高大上。编程是培养孩子的思维方式,而机器人教育的核心是多学科的融合。

  问:机器人教育是蓝海市场还是红海市场?是不是行业现在壁垒特别低?

  岳亚明:机器人教育行业现在处于普及和升级阶段,想把它做好不容易,但是想进来也不是那么难。

   机器人教育行业几乎没有壁垒的原因是大家都能拿到很多课程。拿到这个课程以后就觉得可以做好。实际上我前面谈到,处于行业前几位的一定是整个体系好,师资培训,课程研发,课程的升级,竞赛,国际交流,产品。如果这几样没有一个完整的东西就会受到冲击。(多知网 梵松)

原文链接:  http://www.duozhi.com/point/201604214694.shtml

一键拨号 在线留言